《歌喉讚》出影廳就想買票再看一次
《歌喉讚》重點在於要如何把這樣帶動人心的音樂放進一個簡單的故事,讓觀眾可以輕鬆自在地感受音樂在電影院裡呈現出來的魅力,看從影廳走出來的觀眾幾乎一個個都歡欣鼓舞地,就知道電影已經成功達到這層效果了。
這部電影根本就沒有甚麼宣傳吧?在我的印象裡不記得在電影院裡看過《歌喉讚》的預告片,就連高雄威秀都沒貼幾張海報,立牌還躲在手扶梯的樓層中間…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一部殺人魔把女生們都殺死的電影,當我真正了解這部電影的時候,已經剩沒兩天就要上映了…但我非常慶幸去看了這部電影,尤其是整部電影充滿了近年大賣的西洋流行歌,又用阿卡貝拉的方式重新編曲…在電影院裡的那種感染力真的是棒到沒有話講!
說起來很諷刺,但這部電影最大的缺點其實也是最大的優點:唱得太好了。照理來說,歌舞類型的電影如果需要演員開口唱,不是現場收錄就是錄音室配音。但畢竟拍的是"電影",不是"舞台劇",在很多情況下,有太多現場的聲音會干擾收音品質,如果使用錄音室配音的歌聲,聲音就會乾淨很多,也可以用更多的效果讓觀影效果更佳。只是關鍵在於觀眾希望聽到的是真正的聲音,所以要怎麼讓電影中配音的效果呈現出像是現場收音,又不能有現場收音的缺點,還要假裝讓聲音與說台詞一致,就變成錄音的歌舞電影最大的難點。
《歌喉讚》的配樂都是阿卡貝拉,要全部使用人聲來做效果,加上用的音樂又都是近年來流行且朗朗上口的西洋流行歌…可想而知有很多bass光靠現場收音是沒辦法完整呈現的,所以使用錄音的方法實在無可厚非。但問題就出現在當歌聲衝出來的時候太乾淨了。電影為了要表現阿卡貝拉的效果,從一開始的"Don't Stop the Music"就可以感覺到聲音明顯優化很多,尤其是唱完歌馬上接說話,那種感受就更明顯(前年上映的《舞孃俱樂部》就有明顯的這個問題)。舉例像是中後段的"Just the way you are",當安娜坎卓克說完話後,第一個聲音的回音馬上就跟現場不一樣,歌曲非常好聽而且帶動氣氛,但我自己總會有感覺是怪怪的。
只是要拿這來當缺點其實有點雞蛋挑骨頭,畢竟觀眾進場也不是每個都順風耳,專門進電影院聽瑕疵的…在合理範圍內的音樂,搭配上爆笑而且帶動氣氛的劇情其實就已經足夠了。更何況《歌喉讚》選進的歌曲如此朗朗上口,加上排序和混音確實都讓人驚艷,錄音上的缺點早就在如此歡樂的氣氛下消失殆盡,剩下的就是讓觀眾在近年許多流行西洋音樂裡盡情享受阿卡貝拉的驚嘆效果。當然,對很多長年在阿卡貝拉領域中耕耘的樂手們來講,的確會有更新穎或是更讓人讚嘆的編曲,只是對《歌喉讚》這部電影來說,用輕快的速度讓觀眾感覺到愉悅又不同於以往歌舞電影的形式,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如果單論電影劇情,也不會有甚麼好討論的,畢竟就是典型的美式影劇起伏,對於中間情緒的轉折也沒有太大的琢磨,簡言之,是滿無聊的。但加入了音樂為重點,立場就立刻轉換了過來。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髮膠明星夢》?如果把音樂抽離,那麼觀眾就會立刻感覺到劇情充滿了生硬且不合理的轉折,《歌喉讚》也一樣。重點在於要如何把這樣帶動人心的音樂放進一個簡單的故事,讓觀眾可以輕鬆自在地感受音樂在電影院裡呈現出來的魅力,看從影廳走出來的觀眾幾乎一個個都歡欣鼓舞地,就知道電影已經成功達到這層效果了。
也聽說過有人評論《歌喉讚》是歌聲版的舞力全開…我本來不太贊同這種說法,但仔細想想,《舞力全開》與《歌喉讚》都是在戲劇之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說是用來表達戲劇張力,也能說是用戲劇來襯托肢體和歌聲帶給人們的感動,倒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只可惜這中間多半都是肢體和歌曲強過於劇情,要期待再有一部現代版的"媽媽咪呀"是還有一段距離就是了。不過…拿《歌喉讚》來分析近年西洋流行歌曲的風格,倒也會是有一番趣味。
已經好久沒有看到一部電影這麼商業卻又如此合我胃口了!在電影院裡可以有這麼歡樂的時光實在不容易,我看完電影後馬上就網路下單買下了原聲帶(居然賣到缺貨!?),整天放在電腦裡聽啊聽…還會不自覺跟著裡面的重低音起打拍子,唱起不成音的B-box,這就是音樂親民的魅力阿…像我這種肢體協調障礙的笨蛋,看《舞力全開》可是不會有這種快樂的。
電影劇情:★★★☆☆
演員演技:★★★★☆
角色刻劃:★★★★★
故事氛圍:★★★★★
畫面美感:★★★★☆
服裝化妝:★★★☆☆
音效配樂:★★★★★
剪輯流暢:★★★★★
節奏步調:★★★★★
影前評價:★★★★☆
綜合推薦:4顆星 (不看可惜)
作者:柿子
【柿子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