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雨果的冒險》宛如真實上演的舞台劇


在細雪紛飛中,鏡頭大遠景空拍30年代的巴黎市容,著名的艾菲爾鐵塔矗立在遠方,鏡頭慢慢降落,靠近一座宏偉的火車站,觀眾的視線隨之進入其中一個月台,因為周圍景色變成近景,景色變換的速度越來越快…

IMDb:8.2/10(25305票)

爛番茄:93%(180/193)


推薦給:

一、請戴好你的3D眼鏡!

二、也許是每個人,也許是影癡,端看個人對電影的看法。

三、如果你是影癡,請準備好衛生紙。


「雨果的冒險」(Hugo)裡,女孩伊莎貝爾(克蘿伊摩蕾茲飾)第一次看電影,儘管看的是默片,但螢幕上哈洛羅依德(Harold Lloyd)掛在高樓鐘塔的驚險鏡頭,讓她完全沉醉於電影帶來的美妙體驗,吃驚與讚嘆之情溢於言表。這一幕對我而言就像在照鏡子,伊莎貝爾的表情映照出螢幕這頭戴著3D眼鏡的我們──我們當然是為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帶來的神奇3D畫面嘆為觀止!


真的!看「雨果的冒險」不能沒有3D!正如我在去年的譯文《看「雨果的冒險」前,必看的十部經典電影》(10 Classic Films You Must Watch Before Seeing Martin Scorsese's Hugo)中,引用PTT電影版版友boblu的話,不可能有人看有聲電影關掉聲音,看彩色電影轉成黑白,「雨果的冒險」的3D視效不只優異,而且對電影本身而言還是無法忽視的重要關鍵!當我脫下笨重的3D眼鏡,再看看電子檔或印刷品上的海報劇照,一樣的畫面,但我驚覺其呆板的平面感,多深刻的體認!真的是「平面」耶!這部3D電影讓我感受到真正的立體和深度,這種感官經驗是沒辦法想像,無法言喻的,只有親眼見識,才知道箇中奧妙!

我在Cinemax上看了「蠟像之屋」(House of Wax,1953),這是50年代3D電影熱潮的代表之一,片中少不了對3D技術的賣弄,例如很直接地讓一個人對著觀眾打乒乓球(Paddle ball),讓球射向觀眾的視線,即便是在自家的平面小螢幕上,沒有3D效果,我依然可以想像那種刺激感,一定讓當時戲院裡的觀眾左閃右躲,驚呼連連──玩弄觀眾的視覺神經,這是3D電影最常玩的把戲,效果也是最理想,最容易回收的。

就過去的觀影經驗,我總覺得動畫的3D更加立體真實,例如去年在電影裡戴3D眼鏡看「魔髮奇緣」(Tangled 3D,2010),片中的天燈場面真是美不勝收,一盞盞好像真的飄出螢幕,伸手可及。


無論「蠟像之屋」或「魔髮奇緣」,相隔近60年,讓人驚嘆的都是飛出螢幕之外的影像。的確,怎樣讓影像宛如從螢幕平面上躍然而出?這一直都是3D追求的。《雨果的冒險》的第一個鏡頭就是細雪紛飛迎面而來,立刻讓我們看到這樣的效果,不過,馬丁史柯西斯不只重玩前人把戲,在開場的兩段長鏡頭設計裡,以速度感、遮蔽物、密閉和寬闊的空間對比,開創了讓人又驚又喜的新穎3D視效。

在細雪紛飛中,鏡頭大遠景空拍30年代的巴黎市容,著名的艾菲爾鐵塔矗立在遠方,鏡頭慢慢降落,靠近一座宏偉的火車站,觀眾的視線隨之進入其中一個月台,因為周圍景色變成近景,景色變換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被鏡頭牽引著,順月台筆直急速前進,月台上的人群、物品不斷攻擊我們的視覺,一陣伴著引擎聲的火車蒸氣迎面而來,遮蔽了我們的視線,衝破這層煙霧後,眼前一片寬闊,映入眼簾的是挑高的車站大廳,視覺還繼續向前延伸快速運動,人潮比剛剛更擁擠喧鬧,但十足法式浪漫(那種台灣咖啡廣告常出現的手風琴聲)的音樂從遠處悠然傳來,最後畫面停下,定在大廳牆上的大鐘上,一個男孩躲在鐘的後頭偷窺車站裡的一切。第一個精彩的長鏡頭結束。

這個男孩名叫雨果(阿沙巴特菲爾德飾),他住在大鐘牆後被人遺忘的齒輪和機械空間裡,這個秘密世界由一條條複雜交錯的狹長走道和階梯結構而成。雨果興致盎然看了好一會兒大廳景色,突然想到另一個鐘後頭,瞧瞧有沒有新鮮事發生。他順著走道朝我們跑來,我們被鏡頭帶著往後退,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他突然攀住一個梯子向下滑,會說「突然」,是由於我們背對後方,沒看到梯子,因此對他的動向感到意外。鏡頭此時變成在雨果頭頂上向下拍,我們的視覺再度順勢筆直往前,當雨果著地,鏡頭跟在他身後,他接著坐上了溜滑梯,一圈一圈向下滑。和前一段鏡頭運動設計一樣,這段毫無間斷,充滿速度感的長鏡頭,最後再度停在另外一個鐘上,只是這次我們和雨果一起從鐘的內部往外窺伺,一個老爺爺正百無聊賴顧著他的小玩具鋪。

這段開場沒什麼對話,光用畫面就已經足以成為名流影史的經典!這就是馬丁史柯西斯第一次拍的3D電影!多讓人屏息讚嘆的!無論畫面設計,鏡頭運動的方式,甚至連燈光的來源和投射,都是為了3D效果而精心打造,這是一種拍攝體系的創造和重組,不再囿於過去的拍片方式,現在想起來當然覺得理所當然:拿拍一般電影的方式來拍3D電影,效果當然大打折扣。但是這不知道是耗費了多少心力,群策群力而生的驚人成就!

最讓我驚訝的是,「雨果的冒險」的3D,不是處心積慮利用物體攻擊我們的視覺,而是在平面的螢幕上創造了視覺深度,我們總直覺聯想3D就是追求立體感,但史柯西斯卻在一格一格的底片膠捲上刻出了劇場式的空間感,人、物當然躍然而出,因為身後的空間不再與他們密不可分,伸手可及。

馬丁史柯西斯在「雨果的冒險」裡借用了劇場空間的概念,讓電影空間回到箱子和櫥窗裡,也就是除了正後方之外,還在鏡頭左右兩邊加上了牆和布景,讓觀眾就像在看一個密閉的空間裡上演的戲劇,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在喬治梅里葉(Georges Méliès)房裡,雨果和伊莎貝爾偷翻出他過去的電影手稿,鏡頭放得低低的,我們看過去就像坐在劇場觀眾席第一排的角度,雨果、伊莎貝爾和梅里葉被地板、左右和後方的牆壁包圍,因為我們由低處向上看,還能看見天花板壓在人物頭上--這個場景就像一個櫥窗,唯一開放的就是正面朝向觀眾的這端。

這種侷限封閉的畫面在現代電影幾乎看不到,這已經被視作是原始陳舊,甚至呆板笨拙的拍攝方式。你能在早期電影裡看到大量的此類拍法,例如20年代經典喜劇默片的室內場景,當然還有更早期,喬治梅里葉的奇幻短片。當時的電影空間概念直接從劇場移植過來,所以一幕幕場景都像在劇場舞台上「正面」呈現給觀眾,習慣現代電影鏡頭快速移動和畫面剪接的觀眾,再回頭看這些電影自然覺得無聊乏味。

最神奇的是,3D這種被視為最先進的電影視覺技術,居然依賴這種被遺棄的陳舊概念,推進到新的境界。在「雨果的冒險」裡,我們看到大量的正面垂直鏡頭移動,電影中最棒的3D集中在雨果居住的密閉鐘樓裡,因為這種只對鏡頭正面開放的密閉感,造成了驚人的景觀深度,人物不再致力躍出鏡格,而是在空間感十足的螢幕上追趕跑跳,栩栩如生得宛如一幕幕真實上演的舞台劇。

馬丁史柯西斯的創新來自懷舊,來自對老電影的研究。「雨果的冒險」在3D技術上結合了懷舊與創新,而電影主題也是新與舊的混雜體。史柯西斯在近七十歲高齡拍了生平第一部適合闔家觀賞的溫馨家庭電影,一改過去暴力抒情的成人主題,對她老人家而言自是種突破創新。電影雖然是精緻無比的3D視效呈現形式,但內容卻乘載了深厚的電影歷史淵源,因為主角之一的喬治爸爸(班金斯利飾)就是電影先鋒喬治梅里葉,雨果的冒險之一就是探尋喬治爸爸的過去,自然免不了是一段電影根源的追尋回顧。

只是,史柯西斯對默片、老電影的迷戀遠比我想像更深更重,甚至搶盡了雨果的光彩,故事的主角不是雨果嗎?一個孤獨悲傷的喪父孤兒,「雨果的冒險」主題應該是怎樣透過這段奇幻冒險,男孩重新找到家庭溫暖和歸屬之地。顯然,導演對電影的迷戀蓋過了原來的主題,他無法壓抑自己的熱情,因此讓梅里葉變成最搶眼的主角,早期電影的興衰起落成了片中最感人的高潮。溫馨的氣氛和瑰麗的3D視效固然適合闔家觀賞,但這麼淵博的知識背景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吸收的了,甚至,無形成了阻隔觀眾的高牆,如果他們無心潛入這龐大深奧的歷史影海的話。

我當然是站在史柯西斯這方的。當雨果和伊莎貝爾翻開電影史料,大螢幕播出一幕幕老電影的經典鏡頭,任何一個熱愛電影的人看到這一段都會興奮無比!時至二十一世紀,默片平日根本不可能在電影台播放,更遑論進入電影院大螢幕?這次,你不但能在巨大螢幕上看到哈洛羅依德的特技、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和他最著名的火車、「忍無可忍」(Intolerance,1915)的浩大場面、「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Das Cabinet des Dr. Caligari.,德國,1920)的怪人……,最棒的是,史柯西斯用超炫目的3D效果重現了喬治梅里葉的「仙女國」(Le royaume des fées,1903)!

片中參觀梅里葉片場的小塔伯,無疑是史柯西斯自己的投射,也是每個影癡的化身,有誰不想回到20世紀初,親臨梅里葉的玻璃夢工廠,看看這位電影先鋒拍片的模樣呢?班金斯利(Ben Kingsley)飾演的梅里葉在這座他打造出的城堡裡忙進忙出,他注意到眼前這位出神的小弟弟,揮了揮手指,把他找過來,熱情地說:「如果你曾經想過夢從哪裡來,看看四周…,它們就是在這裡製造的。」( If you've ever wondered where your dreams come from, you look around... this is where they're made.)

充滿夢想的梅里葉不只是對小塔伯說,也對史柯西斯說,更對螢幕前的你我說。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這一段居然讓我哭得不能自己……。

「雨果的冒險」是部私心之作,表面上用完美的3D技術向所有人開放,但事實上是馬丁史柯西斯向偶像致敬的圓夢計畫,也因此,它註定無法成為一部完美的電影作品,導演的迷戀與偏愛讓電影重點失焦了,但誰在乎呢?如果你也和我一樣,跟著史柯西斯一起做了場電影美夢的話。

作者:猴子 【腸光男孩躁鬱症】

本期焦點-【v.332】 201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