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令人驚豔的新銳之作《聽媽媽的話》


《聽媽媽的話》是部不同凡響的精采作品,由年僅二十歲的加拿大導演札維耶多藍自編自導自演,並在國際大小影展獲獎連連,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新銳影人。


影片根據導演部分真實經歷改編,可說是他的半自傳性作品,講述一位十六歲的同性戀少年,他與母親之間若即若離、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糾結親情。



(以下內含部分劇情,請斟酌閱讀)



原文片名直譯叫作《我殺了我媽媽》,取得非常聳動,而片名所標誌的「弒母」主題,也不禁令人想起瑞典女作家瑪莉亞恩尼斯坦(Maria Ernestam),其著作《巴斯特的耳朵》(Busters Oron)筆下的那位小女孩,從七歲開始就發願殺掉她的母親,並終於在十七歲實現心願。親子之間的矛盾情感是小說與影像的共通主題,而這類遊走在禁忌背德下的劇情,也深深吸引人心。不過電影中的男主角宇柏(導演本人飾演),在最後並未殺掉她的媽媽,「弒母」不過是他腦中不斷縈繞的想像。導演一方面以線性敘事,建構母子之間水火不容的對峙過招,另方面也平行剪輯多組宇柏的想像畫面,藉此宣洩他內在的憤怒情緒,以及外在敢想卻不敢為的無能為力。



導演深具文學、美學、戲劇、音樂、影像等多方面涵養,加諸在電影當中,呈現的不僅是莫泊桑(Maupassant)、考克多(Jean Cocteau)、薩德侯爵(Marquis de Sade)等人的文學字句(三位作家的作品皆有同性戀思維,並與本片男主角的性向不謀而合);甚至也引用德國劇作家海納穆勒(Heiner Muller)《危險關係四重奏》(Quartet)中的劇情,以《危》劇男女主角的針鋒相對,與片中母子之間的緊張關係互通一氣,加強整部電影的觀賞價值。導演將多元素材整合拼貼,讓全片除了古典主義結構之外,更融合時下年輕人流行元素,於「古典」及「現代」之間做出完美結合,不論場景、攝影、畫面等技術都有值得嘉許之處。



外在元素皆備,內在劇情便決定全片成功與否。而本片之所以好看,原因就在於劇情貼近生活,或許就發生在自己身上,或是週遭朋友身上,讓觀眾饒富共鳴感同身受。男主角他只是個十六歲男孩,還不懂得待人處事,面對母親,他顯得很不耐煩,並認為母親處處在跟自己作對;覺得她嘮叨,又愛拿自己跟別人作比較。母親好似他最大的假想敵,於是他選擇頂嘴、大吼、離家出走,甚至想殺掉她作為復仇。看在觀眾們的眼中,他的行徑或許幼稚,但回頭想想自己年輕時候,不也曾經有過討厭父母的念頭嗎?


雖然這是導演的半自傳性作品,但他很聰明讓影片不致淪為他單方面的情緒發洩,於是反過來從母親的角度切入,去客觀剖析母親對兒子的愛,以及面對兒子是同性戀時的膠著與接納,於是使得全片立場非常中立,即使題材沉重,但也看見感人的親情羈絆。母子最後有沒有和解?導演選擇開放式結局的曖昧難解,一方面代表故事並未完畢,母子兩人(或是導演及其母親)的生活還將繼續;另方面也或許是導演向母親懺悔、致敬的作品也說不定,端看每位觀眾如何去進行解讀。



除此之外,片中每一場母子對手戲都非常精采,並充滿高度戲劇張力,觀賞途中也令我心情數度糾結。不過本身就是同志的札維耶多藍,他選角時的眼光還真是不賴,裡頭的男性演員幾乎各個媲美時尚男模,看來不僅滿足觀眾視覺,也滿足導演自身的慾求(誤)。作為導演的第一部作品,《聽媽媽的話》果然是技驚四座,製作成果既不粗糙,也沒有新導演初出茅廬就想將畢生所學悉數奉送的弊病,反而是娓娓道來,撼動人心,非常期待看到他日後的其他作品!


本期焦點-【v.283】 201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