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葉問》:武術精神在哪裡?


一代宗師葉問說:「武術雖然是一種武裝的力量,但是中國武術包含著儒家的哲理,首重「武德」,也就是一種「推己及人」的仁義精神」。可是中國人做到了嗎?

在《葉問》賣座成功之後,甄子丹被譽為「大器晚成」的動作明星,台灣很少人記得他曾經崛起於八零年代的港片全盛時期,甚至有人不知道他和導演葉偉信早已不是第一次合作。由於港片在台灣實在沒什麼人注意,所以台灣觀眾很少人看過由葉偉信執導、甄子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殺破狼》,可是這部傑作不但奠定了葉偉信和甄子丹的黃金組合,而且電影裡面那場「暗巷搏鬥」的對決戲碼,更被香港評論者喻為「近年最出色的動作場面之一」!在《殺破狼》之後,兩人繼續合作的第二部動作電影《導火線》雖然劇情不如前作,不過武打場面難度更高、也更紮實,可惜在台灣依然被忽略!現在《葉問》憑藉著亞洲各地的賣座成績,終於讓葉偉信和甄子丹這對搭檔,能夠在台灣觀眾眼中獲得平反,這雖然是「遲來的肯定」,但至少也算是個肯定了!台灣觀眾看完《葉問》如果覺得很過癮的話,不妨可以回過頭去,把《殺破狼》和《導火線》找來看看,然後檢討一下自己的「後知後覺」!


比起《殺破狼》和《導火線》的警匪類型,《葉問》算是一個新嘗試,雖然走的仍然是武打路線,不過電影裡的「葉問」卻是真有其人。換句話說,這不只是一部「武打電影」,更是一部「傳記電影」,描寫的是武術宗師葉問的生平事蹟。


葉問來自「佛山」,和黃飛鴻是同鄉,他不但把「詠春拳」發揚光大,還有一個鼎鼎大名的徒弟,叫做「李小龍」!光憑著以上這兩樣事跡,「一代宗師」的地位,已經不言而喻。雖然這部電影省略了葉問前半生的描述,導致觀眾對他的背景無法全盤了解,這在「傳記電影」來說,或許不見得恰當,可是在甄子丹的詮釋之下,卻充分展現出葉問那種外剛內柔、充滿正義感的人格特質,也讓這個角色顯得立體。看到他一個人單挑十個日本人,一出手就來個快狠準的「鐵拳多連發」,讓十個彪形大漢通通被打趴在地上!甄子丹展現出俐落的真功夫,再度創造出華人武打場面的新經典,如果你是動作片迷,看到這麼犀利的畫面,一定會忍不住鼓掌叫好!


雖然動作片愛好者應該會愛死這部片,可是不喜歡看動作電影的人一定會說:「這種電影不是打完就沒了嗎?有什麼好看的」?其實失敗的動作電影在很多時候真的是「打完就沒了」,因為失敗的動作片,是「為了打而打」,所有的角色都是一見面就打,卻不知道為什麼要打!可是像《葉問》這種成功的動作片,就完全不同!因為葉問每次出手,都是有理由的。也許是為了保護深愛的家人朋友不受迫害而打;也許是替國家民族爭取應有的尊嚴而打!觀眾一但知道電影裡的角色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之後,就會自然而然的有了認同感,所以成功的動作片絕對不是「打完就算了」,而是能在打完之後,激起更多的正面效應。就像是電影裡的葉問,用拳頭打敗了侵略中國的日本人,也喚醒了中國人團結一致的心。雖然八年抗戰不是因為葉問而打贏的,可是葉問的那一套武術哲學,卻為當時深受迫害的中國人民,帶來非常大的安慰和鼓舞。


以「動作場面」而言,我非常喜歡《葉問》這部電影,但是以「武術精神」而言,我覺得這部電影作得仍然不夠好!所謂的「武術精神」是什麼呢?葉問在電影裡面說:武術精神,是一種儒家的寬厚氣度。可惜的是,我在這部電影的主題裡面,幾乎沒有看到這種氣度,因為電影裡面那種「中國人最強,日本人都該打」的劇情,實在充滿著偏頗的「仇日情結」,導致電影裡出現的日本人,幾乎各個都卑鄙下流,而且實在壞得太刻意、也太制式化,讓人不禁想問:難道把日本人塑造成大壞蛋,然後再讓中國人把他們全部打倒,就能夠報當年的仇嗎?雖然他們侵略中國是不爭的事實,可是戰爭都過去那麼久了,這種無謂的仇恨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放下?雖然歷史不能被遺忘,但也不該成為一種負擔啊!想想看,就連中國武術巨星李連杰,當年到好萊塢演反派,都被中國人說成「辱華」了,那麼我們在電影裡面把日本人演得那麼卑劣,是不是也對別人的民族尊嚴作出某種程度的污辱或扭曲?


中國的武術電影,或多或少都有一個共通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總是有意無意的將那種落伍的「民粹精神」暗渡陳倉,似乎以為對外國人拳打腳踢,就能彰顯中國人的偉大,卻忘記中國武術真正的偉大之處,是「寬容」而不是「仇恨」啊~

作者:馬來魔 【光影隨想】

本期焦點-【v.208】 200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