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搖滾啟示錄》:致敬式的傳記電影


注意:這不是一般型式的傳記電影,建議對此片有興趣者先行了解美國歌手「巴布狄倫」的生平

相信,許多人聽見《搖滾啟示錄》的譯名,就會想到貓王、披頭四、滾石等搖滾巨星,甚至開始期待這是不是另一部講述搖滾明星發跡歷程、節奏高潮迭起的劇情片。其實,這部片名最初在金馬影展時主辦單位想了一個非常別緻的譯名:《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導演陶德海恩斯大膽地運用多位不同背景、不同膚色的演員,來詮釋美國傳奇民謠歌手巴布狄倫的一生,更有趣的是電影原名為《I'm not there》,開宗明義就表示「我(巴布狄倫)不在這裡面」。


明明是拍傳記電影,但是「巴布狄倫」這個角色卻從頭到尾都沒出現,只在電影結束前一分鐘,出 現巴布狄倫本人當年《Never Ending Tour》演唱會的表演錄影,明明是拍攝傳記電影,導演卻不按一般劇情片或紀錄片的規則來,因此沒做一點功課、不對美國音樂文化有點認識,還真的摸不清楚本片想說什麼。


這部電影與其說是一部傳記片,不如說是一部「致敬」片,導演用不同的七個角色來詮釋巴布狄倫人生的不同階段。因此去看電影前,如果你不清楚巴布狄倫是誰,最好先了解一下巴布狄倫的豐功偉業,不然容易被陶德海恩斯飛躍的敘事方式弄得頭昏腦脹。


巴布狄倫是誰?他是美國藍調民謠歌手、搖滾民謠歌手、著名的抗議歌手、詩人、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福音歌手、音樂同時也包含了爵士樂風格,此外,他還是第一位獲得普立茲獎的搖滾歌手,亦為上世紀重要的美國民權運動代言人,被時代雜誌選為上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位代表人物之一。對於1941年出生的巴布狄倫而言,才20出頭的他就擁有一般年輕人終身夢寐以求的成就,加上60年代因為越戰民權運動和反種族運動興起,創作內容一向針砭時政的巴布狄倫不但被歸類在左派歌手,更被世人視為美國的良心,種種的讚譽通常也伴隨著壓力,這讓巴布狄 倫開始感到厭煩。


終於,1963年甘迺迪總統遇刺後不久,巴布狄倫獲得國家民權委員會般獎的當天,他一身酒氣前往般獎典禮,更表示自己不想再寫抗議和民運的歌曲,種種言論引發爭議。60年代前期,民謠界正大肆批評開始使用電子音樂的搖滾樂,更認為這種搖滾樂是只懂得泡妞做愛、醉生夢死的歌曲,相當不屑一顧,但1965年7月25日的一場民謠音樂節中巴布狄倫故意唱「插了電(Plugged)」的歌曲,這讓聽眾認為巴布狄倫背叛了他們、背叛了民謠、開始墮落腐敗,因此他才唱了三首歌就被觀眾趕下台。


這一刻成為音樂史上的重要轉捩點,因為連抗議出身的巴布狄倫都放棄傳統民謠,開始玩電音搖滾,除了讓人懷疑巴布狄倫是否要放棄繼續為民喉舌的創作外,更懷疑是否傳統民謠已經無法滿足巴布狄倫的創作世界。而這件事情也讓後來巴布狄倫的演唱會變成兩個部份:前半部分使用傳統木吉他演唱、後半部分使用電子吉他(Plugged)演奏。


1966年是巴布狄倫人生中的重要轉捩點。這一年他騎摩托車經過Woodstock(就是著名Woodstock音樂節的舉辦地點)附近時發生重大意外,這讓他隱居休養了一段時間,直到1968年才開始復出表演。休養期間巴布狄倫受到田納西州Nashville鄉村音樂的影響,這種曲風大約維持到70年代初期。70年代的巴布狄倫替蒙受不白之冤的黑人拳擊手Rubin "Hurricane" Carter創作了一首名為《Hurricane》的歌曲伸冤。


此外,他還和60年代一些原本理念不合的老夥伴重修舊好,再次一起合作演唱,1979年巴布狄倫因重回教會,成為一名再生的基督徒,基督信仰影響他未來幾年的創作風格,使他接下來三張作品都帶著濃濃的宗教風味(因此他又有福音歌手的稱號),直到90年代,巴布狄倫才重拾最初的民謠風格,並翻唱許多不為人知的歌曲。1988年巴布狄倫正式入選搖滾名人堂,成為美國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民謠歌手。


根據巴布狄倫的生平,導演找了六位演員來詮釋不同階段的巴布狄倫(依照不同年代風格的巴布狄倫排列):

font color=101099>Marcus Carl Franklin:這位黑人小孩飾演Woody Guthrie,代表幼年時期的巴布狄倫。Marcus Carl Franklin曾在HBO出品的《藍調人生》演出,能歌善演。而片中他飾演的角色故意取名為20世紀初期赫赫有名的民謠歌手Woody Guthrie,因為Woody是巴布狄倫的偶像,更是早期巴布狄倫的模仿對象,1961年當20世紀初期最偉大的民謠歌手臥病在床時,19歲、滿頭捲髮、帶著滿腹理想的巴布狄倫就前往紐澤西Woody的病床前探望,在他病床前抱著木吉他唱著自己為Woody寫的歌,對病榻上的偶像獻上最高敬意。電影裡,Woody的逝世和狄倫的興起,就是由這個黑人小演員帶出。雖然巴布狄倫的名氣和影響力遠遠超過Woody,但是在歷史上,Woody卻是一位社會實踐者,他走過經濟大蕭條、二次大戰、美國反共產主義、麥卡錫主義、冷戰,早在同樣的年紀Woody走過的路、遇過的狀況可比狄倫還多,也因此Woody Guthrie在美國人心中,甚至民謠史上的地位是這麼地不同。


Christian Bale:飾演Jack Rollins以及Pastor John,前者為60年代初期的狄倫,後者為受到基督影響、成為再生基督徒的狄倫。Woody Guthrie是真有其人,但Jack Rollins和Pastor John可是導演杜撰的人物了。電影裡,這位Jack可說是Woody和狄倫的綜合體,他為民喉舌、身為抗議歌手,漸漸地被全國人民視為國家的良心,甚至是救世主、苦難人民的發聲者,這種現象讓Jack很苦惱,因為被拱上如此地位的自己就和原本自己歌詞裡所諷刺的對象沒什麼不同。因此,電影裡當大家都對他馬首是瞻時,記者希望Jack發表一些意見,無奈的Jack就隨便扔了一個「太空人」,沒想到記者雖然滿腹疑問,依然源源本本地將這個詞刊出來。爾後,Jack滿身酒氣領取人權獎、發表叛逆又諷刺的得獎詞,以及中年時期重新受洗為基督徒,成為神職人員,全部的轉折都代表著60年代初期和70年代末期的巴布狄倫。


Cate Blanchett :反串叛逆男歌手Jude Quinn,代表開始玩Plugged、不再拘泥於傳統民謠以及單純抗議歌手的巴布狄倫。這個階段的巴布狄倫承受極大的壓力,厭惡媒體的騷擾、討厭眾人把他當成救世主,自己想隨便唱點別的、玩點不一樣的也會被各界放大處理,這時候地狄倫因為壓力 開始煩躁、憂鬱,和工作夥伴處不好、抱怨經紀人不體恤自己。這一個階段的巴布狄倫人生最複雜,同時也最精彩,反串男角的Cate Blanchett更將這個階段的巴布狄倫,從表情、小動作、各種舉手投足都刻畫地維妙維肖,幾乎是那個階段的巴布狄倫重現眼前,優異的演技讓整部電影裡 其他飾演巴布狄倫的演員相形失色。當然,這種優秀的演技同時也造成電影重心不平衡,因為平平都是扮演巴布狄倫,但這一段的Cate實在是太出色了!此階段的狄倫還邂逅了一位名為Edie Sedgwick的演員,她是60年代爆紅的女星,故事曾被拍為《搖擺女孩》,電影裡那位短髮風騷、萬人簇擁的Coco就是Edie的縮影,這位女演員因為浮濫的生活,最後死於毒品服用過量,只活了28歲。


Heath Ledger:飾演演員Robbie Clark,反映巴布狄倫的情感生活。西斯萊傑飾演的這位虛構人物,在電影裡因為拍攝《Jack Rollins傳記》、飾演Jack Rollins而紅,其人生就如巴布狄倫一樣,特別是情感生活。法國女星Charlotte Gainsbourg 飾演Robbie的妻子Claire,這個女子就是以狄倫的第一位妻子莎菈狄倫為範本。Robbie主要反映的是狄倫的情感生活,狄倫本身就結了兩次婚離了兩次婚,第一次婚姻是和名模Sara Lownds,第二次婚姻是和自己的合音天使卡洛琳。電影裡Robbie原本娶了法籍畫家Claire,但是因為Robbie成名、兩人之間漸行漸遠,加上Robbie桃花不斷,這場婚姻終告破裂。電影裡,Robbie和Claire剛認識時,一聽見Claire是法國人,Robbie就顯示出不一樣的興趣。爾後,兩人成家且有所成就後,在一場宴會裡Robbie的朋友一聽說Claire是法國人,立刻對征服法國美女的Robbie刮目相看,這讓Claire很不舒服,藉著《Village Voice》創辦人Norman Miller的道訪為由離開這場膚淺的談論,由此看來,這場婚姻破裂是遲早的事。除了影射狄倫的情感生活,電影裡最出色的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Jack、Robbie、Jude等人都是虛構的,但是這些故事裡卻又貫穿了真實人物(如Nroman Miller),這讓故事的複雜性與空間感更豐富,也讓人更好奇導演究竟想呈現怎麼樣的電影。


Richard Gere :飾演隱居山林的Billy the Kid,表示1966年出了車禍,隱居時期的狄倫。比利小子是19世紀新墨西哥很有名的強盜,後來被警長Pat Garrett射殺,Pat Garrett隨後成為英雄人物。電影《比利小子》的音樂就是由巴布狄倫創作,此外他還以比利小子的心情寫了一首《Knocking On Heaven's Door》。電影裡,扮演訪問Jude的主持人和逮捕Billy的警長(警長也刻意取名為Pat Garrett)都是由Bruce Greenwood 飾演,在Jude篇章時,主持人就刻意把Jude的真面目給揪出來、昭告天下Jude的真名、生平,讓Jdue痛苦不已;而這次警長同樣要把隱居的Billy的假面具撕下來,他詢問Billy的名字,Billy故意回答「William」(當年比利小子最愛用的化名),但在惡勢力下Billy還是被捉了,雖然後來經由村人協助Billy逃了出來,而逃亡的順風車上Billy撿到了片頭小黑人Woody的木吉他、琴盒上還寫著「殺死法西斯主義者」。彷彿宣告當年那位抗議歌手,經過一段時間的鄉村治療,終於要復出江湖了。


Ben Whishaw:飾演19歲的年輕哲學家Arthur Rimbaud,象徵著初出茅廬要打天下的巴布狄倫。他和小Woody一樣滿腹理想與才華,卻都太生澀、用譏諷和利刺對準這世界,這個角色的戲分很少,也不像前幾位有完整的篇幅交代,但是都刻意剪接在不同角色轉換的切入處,他關心世事,卻又故意用疏離、不在乎的態度和大人說話,甚至還老神在在地給予「隱居者」忠告。


算來算去,只有六個人來詮釋巴布狄倫,那為何又翻譯成《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呢?一種說法是Christian Bale飾演了兩個階段的狄倫,另一個說法是電影最後面,出現了Dylan本人在《Never Ending Tour》演唱會上的影片,因此第七段是狄倫本人。但無論如何,陶德海恩斯都開創了一種新的傳記電影拍攝方式,用不同的、真真假假的人物,貫穿巴布狄倫複雜多變的一生,雖然電影裡可能有年代比例較分配不均的狀況,或是年代跳躍性太高,一時晚年、一時早年(如:Billy時期的狄倫就曾出現在片頭一小段,但這應該是在他1969年機車出事後的事了),讓觀眾難以捉摸,但我認為這些都瑕不掩瑜,無法掩蓋這部以「致敬」為出發的傳記電影的光芒。


除了六位用來詮釋巴布狄倫不同生命階段的主要演員外,電影裡還有幾位出現在巴布狄倫生命中的重要人士:

Julianne Moore:飾演民權歌手Alice Fabian,和電影裡許多虛構角色一樣,這位Alice則是詮釋民謠女歌手Joan Baez的虛構人物。Joan Baez是誰呢?如果說巴布狄倫是民謠男性歌手的權威,那麼能和他相提並論的民謠權威女歌手就是Joan Baez,二人也同樣都是知名的民權運動者。兩人曾因為在事業和理念相同,關係亦師亦友,甚至還譜過一段短短的戀曲,但最後還是因為對於民運活動的意見分歧、加上狄倫的花心而分手。兩人直到1970年狄倫傷後復出,才重修舊好,並且一起巡迴表演。不過,電影裡最好玩的是Alice這個角色不光出現在「偽訪談」的影像裡,連電影中西斯萊傑扮演的Robbie主演的電影「Grain of Sand」(取名自1981年狄倫所創作的福音歌曲《Every Grain of Sand》),裡面的女主角也叫作Alice,這種戲中戲的的方式不但加深了剪不斷、理還亂的人物關係(似乎呼應了年輕時期狄倫的情感世界),也證明了Joan Baez在狄倫生命前期的重要性。


Charlotte Gainsbourg:扮演Robbie的法籍畫家妻子Claire,這個電影角色代表狄倫的帝一任妻子莎菈狄倫(Sara Lowndes/Sara Dylan)。Sara 本來是一位模特兒,也是花花公子雜誌的兔女郎,兩人婚後育有四子,最小的兒子Jakob Dylan後來在80年代與朋友組成了樂團《The Wallflowers》,此樂團曾獲葛萊美獎肯定,而Jakob本身低沉略帶沙啞的嗓音,與創作中的細膩情感,讓他被樂評家們稱讚兼具父親巴布狄倫與 「工人皇帝」Bruce Springsteen的特色。狄倫和第一任妻子莎拉在1977年結束長達12年的婚姻。至於飾演這位妻子的,則是法國女星 Charlotte Gainsbourg,她是已故法國音樂大師Serge Gainsbourg和在法國紅透半邊天的英國女星Jane Birkin(看愛馬仕特別為她設計了『柏金包』,就知道這位珍柏金當年有多紅)的掌上明珠,她和母親一樣是影歌雙棲的女星,電影作品有《靈魂的重量》、 《戀愛夢遊中》、《燦爛新人生》。


Michelle Williams:飾演女星Coco Rivington,電影裡面這位和歌手Jude愛恨糾纏的女演員,詮釋的角色是60年代紅極一時的女星Edie Sedgwick。如前段所言,Edie當時被紐約前衛電影導演Andy Warhol力捧,成為他工作室(The Factory)裡的一線女星,但是後來Edie愛上狄倫,情感糾紛外Edie又染上毒癮,加上揮霍無度,最後在戒毒所完結緊緊28年的燦爛人生。事實上,Edie在商業電影上並未取得很好的成就,她再進入電影圈前曾做過短暫的模特兒、甚至上過Vogue雜誌,但是因為當時她的八卦幾乎都和毒品斷不了關係,以至於在那個民權、反毒至上的年代,Edie被排除在正式的時尚圈外。儘管如此,Edie仍因為她獨有的時尚品味而成為主流媒體的寵兒,黑色緊身褲、貼身迷你裙、刻意染成金色的短髮、與和她巴掌大娃娃臉不成比例的超大耳環,成為Edie的正字標記。因此,在《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裡,我們看見 Michelle Williams詮釋的Coco頂著金色鮑伯頭、身著黑絲襪和連身超短裙穿梭在Jude出現的所有地方。當年,Edie愛上狄倫,雖然未正式公開戀情,但從訪談與各種資料裡可看出Edie和狄倫關係匪淺,直到狄倫和Sara秘密結婚一事爆發,兩人之間才正式決裂。謠傳Edie曾為狄倫墮胎,但家人只說 Edie的確曾拿過孩子,但是因為她長期吸毒,擔心胎兒發展不健全才下此決定,至於是否是狄倫的孩子,從未得到Edie家人的證實。後來,Andy Warhol的工作室被拍成電影《搖擺女孩》,故事就是以當年這位最紅的Factory女孩Edie為主軸。


雖然這種拍片方式並不是導演陶德海恩斯第一次使用,早在電影《Velvet Goldmine》裡他就用這種敘事法講述Glam Rock歌手Brian Slade的故事,但是在《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裡,人物關係更複雜,若不先對美國音樂史和人權運動有些認識,進電影院很可能無法對陶德海恩斯的創意引起共鳴。跳躍式的剪接、不同人物代表不同人生階段的巴布狄倫,為一的共通點就是這些狄倫的眼神或態度也許都帶著冷淡、矛盾或暴躁、憂鬱,但卻又無時無刻地關 注著這個社會,唱出每一個年代的人民心聲。想認識美國音樂文化嗎?《搖滾啟示錄》將是相當棒的途徑,看完後,說不定你會對巴布狄倫、Woody Guthrie等人產生不一樣的興趣,甚至,願意重新發掘、用不一樣的角度聆聽這些民謠與搖滾先鋒的靈魂之聲。

作者:Mimibao 【美麗新世界】

本期焦點-【v.192】 200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