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李安效應跟台灣電影政策


請問,一國的電影政策風向以一座奧斯卡金像獎來實行,這樣會不會太過於草率而且危險了?何況救台灣電影,是靠著培育出另一個李安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嗎?

李安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之後,所有的得獎效應像滾雪球一樣在媒體上延燒,除了把李安過往的大小事情再挖出來講一遍之外,也有很多人想要搭李安得獎的順風車,發表感言的也有,提出新政策的也有,誇下海口要砸錢培育另一個李安的也有,其實雖然「衝擊效應」擠下了「斷背山」得到最佳影片,但是現在的台灣與電影新聞,好像正在上演一場「衝擊效應」一樣,正紛紛嚷嚷的吵得不可開休。

突然我在想,幸好李安不住在台灣,要不然他現在可能真的會被牽拖到奇怪的政治角力中,或是有著奇怪的人情壓力來再三拜託他,「華人之光」的光環,其實除了眾人的祝福之外,還附帶著許多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


我覺得最扯的台灣電影界新聞,不在於把李安過往大小事情都挖出來再重講一遍,而是只會隨著起舞的台灣電影政策。前兩天新聞局說「要砸下五億塑造另一個李安,來救台灣電影」,今天我又看到一個新聞,原本計畫延宕的國家電影文化中心,因為李安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又再度翻盤重回抬面。


請問,一個國家有電影文化中心本來就是該做的事情,為何是因為李安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而開始突然認真的要興建電影文化中心?要是萬一李安這次沒得最佳導演獎,是否這個政策就依舊胎死腹中?或是「斷背山」真的要是得了最佳影片,是否政府會拿出雙倍的錢來振興台灣電影?


請問,一國的電影政策風向以一座奧斯卡金像獎來實行,這樣會不會太過於草率而且危險了?何況救台灣電影,是靠著培育出另一個李安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嗎?


到底為何台灣電影會有問題,我覺得只會跟著風向搖旗吶喊,政策無法持續施行,換了一任官員就會全盤改觀,看不清楚電影市場面的官員及學者以外行人的思考制定遊戲規則,這個才是造成台灣電影會起不來的很大一塊原因。


電影是一個產業,是一個商業行為,如果不以市場面來全盤檢討為何台灣影片在台灣電影市場的極弱勢情形,只會想說砸錢在沒有太大實際幫助的政策,或是根本就不是一個完善的政策上,那麼台灣就算有三個李安也無濟於事。


不過還是要很謝謝李安,突然讓政府播出這麼多錢投入電影產業,但別忘了,要是李安沒有在健全的電影製片業環境中,能專心的拍出好電影的話,其實現在也根本沒有「斷背山」。李安一點都不偉大,他只是很本分的想要拍出好電影,但就是因為這樣,他才能把他的真誠傳達給觀眾。


多虧你了李安,突然台灣電影界有點熱鬧起來的感覺。我還是覺得你是位很棒的導演,真誠的想要拍出一部好電影,又有眼光,至於其他人的隨風起舞,你聽聽就好。

本期焦點-【v.057】 200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