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篠田昇


看那微塵在窗戶間透出泛白的日光間緩緩搖曳的姿態。看那構圖隨著手持攝影而晃動的節奏。當影片剛開始,少年時的朔太郎在防波堤上快速奔跑、嘶吼、跪倒,逐漸轉入慢動作播放、搖晃,鏡頭往右橫搖,帶過那一片瀲灩的海洋,我幾乎屏住呼吸、全身顫抖著無法自己。

那正是《青春電幻物語》中,援交之後津田與蓮見在河岸上無言的爭吵時,津田衝入河水裡那一幕所用的攝影手法,幾幾乎一模一樣。那是我所﹝自以為﹞熟悉的篠田昇。無數次心碎過的篠田昇,最後遺作。





試圖從《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裡尋找少年時的痕跡。裡頭不只存在著攝影師篠田昇的印記,也可看出岩井俊二與行定勳師徒倆一脈相承的青春符碼。




在《情書》、《燕尾蝶》、《四月物語》裡擔任岩井俊二副導起家的行定勳,即使日後升格導演了《Go》、《鬥陣七人組-Justice》、《世》等片,在題材上仍不脫岩井俊二的影響。行定勳作品中少數在台放映過的這三部電影裡,主題或關日韓種族認同、或是初戀題材,共通的則是均以高中生活作為背景,也都離不開少男少女的情竇初開。與岩井俊二相同,兩人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對青春年華的歌頌,從純真的爽朗笑聲,乃至於初識愁滋味、最終褪去原有的稚氣;成長一直是兩人作品中最主要的議題。




然而兩人解讀後的青春畢竟有著兩人性格上的不同。兩兩?肩而行的放學路上,少年騎著自行車,寧靜而無聲地穿過一片蒼翠碧綠的稻田。或是在空盪盪的電車車廂裡,少女偷偷觀察暗戀對象的側臉,一時發現了對方的視線,急忙轉回頭來、窘紅了雙頰。這是岩井俊二的青春,靜謐而安詳的田園牧歌。




行定勳的青春則是更為喧囂而外放的。總少不了操場上的泥土氣味、被陽光曬成古銅的健康膚色、運動短褲下少女修長的大腿,以及體育館裡籃球在地板上彈跳時響起的空洞回音。若說岩井俊二是春天盛開的一抹櫻花,行定勳應就是嘴裡咂著冰棒的清涼、毫不掩飾的夏日豔陽。




《世》片從根柢裡或許就有著難以彌補的缺陷。先從手機小說發跡後才改為實體出版的這部小說,為因應手機平台的特性:輕薄短小、字數不宜過多以方便手機使用者快速閱讀,在情感的鋪陳上本就流於粗糙及太過直接。




為了補全這先天不良的故事結構,編導添入許多角色設定﹝如柴崎幸的角色﹞以使劇情更趨完整。編導更以今昔對比的雙線平行架構,將成年與少年兩條故事線交互剪輯。




全片分為兩種主色調,少年時期採用昏黃的暖色調,就像舊相簿裡的老照片,青春時的回憶永遠是泛黃的;也正像極了行定勳鏡頭下的少年時光,赤裸而直接得近乎燥熱,叫人睜不開眼。成年時期則相對採用了灰藍的冷色調。




這也是全片最值得讚賞的部份。當兩條故事線、兩種色調相互交纏,少年時的朔太郎與亞紀是那麼的自然歡樂而耀眼;對照著十多年後的現在,成年後的朔太郎走在熟悉的道路上卻是形單影隻。堤防上海浪沖洗、空無一人的教室,曾一同談笑過的雙人鞦韆上也早已腐朽不堪,徒剩吱吱作響的鐵桿。朔太郎也只能強忍著冷風、拉高衣領,換上另一捲錄音帶。




而當亞紀病情加重、住進醫院時,原本純真的兩人逐漸感受到即將分離的痛苦,影片的色調也從原先的黃色調轉入沒有溫度的灰色調,悄悄向觀眾宣告天真已逝。




篠田昇在片中大量使用了俯拍角度、變焦﹝Zoom In & Out﹞、垂直移動等原先作品中少見的攝影手法。為了因應影片的商業性質,他也增加許多臉部特寫鏡頭。比起最近幾部作品來說,篠田昇在《世》片中相當收斂,並沒有太多創新。當然招牌的過度曝光與手持攝影仍然少不了,只是比重變小了,那熟悉的鏡頭晃動節奏每每令我一陣心酸。




《世》片裡的缺點多得數不清。老套的劇情走向容易猜透不說,導演的調度與演員過於刻板化的演技表現更是最大罩門。嚴格來說,這是半部好電影,只有前半部值得觀賞。前半段的劇情尚未明朗化,少年時期的兩位主角仍處於曖昧未明的關係,成年時期的大澤隆夫也很收斂他的演技。所以當體育館裡那場戲,大澤隆夫對著手機另一端的友人泣不成聲,前半段苦心經營、始終蘊積的情緒終於在此刻爆發出來,。




可惜到了後半,故事線逐漸陷入窠臼,過多的對話、不捨與眼淚只顯得矯情而廉價。大澤隆夫過度誇張的悲情戲、一會兒哭一會兒故作開朗,柴崎幸望著遠方的獨白,兩位年輕演員在機場裡上演的嘶吼全武行,都是日本演員在演出日劇時最標準而基本的表現方式。就因為標準,所以人人演來始終如一,沒有演員自身的思考與性格,毫無新意。情緒的收與放之間落差太大,不適合用以詮釋日本電影裡細膩的情感流動。但這或許是商業電影必要之惡。為了在不同族群的觀眾間均能獲得共鳴,最基本的表演方式便是最安全的作法。



行定勳在調度上的缺失先不在此一一贅述,但在表現手法上確實有流於淺顯之嫌。片中有些象徵手法太過具像,好比說,雨與悲傷的相連性。片中每個悲傷的場景或轉折,都避免不了下一場大雨。女校長的喪禮、由紀重病的時候、大澤隆夫在體育館裡重遇記憶的亡魂,使得影片前半、後半儼然劃分為兩種天氣,斧鑿痕跡難免重了些。




題外話。當亞紀在除菌病房裡以光頭造型出現時,很難不讓人想起《青春電幻物語》裡同樣落髮的久野。而且她們都同樣的,難為情的搔了搔光溜溜的頭頂。教人怎麼不心疼?




行定勳還比不上岩井俊二,雖然他總有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就像《Go》片頭裡在狹長甬道中跟電車賽跑的鏡頭一樣,雖驚豔卻後繼無力,讓《世》片跟《Go》都只稱得上半部好電影。




想起了篠田昇的鏡頭。想起了十年多前的自己,而那時我們還沒有被磨去稜角,還沒有褪盡光澤。像是過度曝光的菲林。還會說些口不擇言的蠢話,容易刺傷別人,衝動地做些不經大腦的傻事。至少那時我是真誠的。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讓我想起了曾經那樣的自己。那應該就足夠了。

作者:Quiff 【Singing is】

本期焦點-【v.002】 200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