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金馬影展你可能忽略的好電影


首先聲明:還有不少參展影片我沒看過,漏網之魚甚多,這篇推薦並不具有全盤觀照的密度;再者,日後會上院線的影片雖有不少佳作,但先推薦這次不看日後恐怕沒機會看到的作品,因此片商片先不在這份名單之列。

1. 亞歷珊卓(大師饗宴)

蘇古諾夫的電影向來不好懂,但這部片卻是他有史以來最平易近人的一部(即使還是要花點耐心跟著老祖母的腳步逛軍營),他用了非常平實的角度來看俄羅斯與車臣的戰火情仇,沒有一粒炮彈在片中爆炸,但光從幾個老太太動人的閒話家常裡,就可看到他綿綿的力道。無論導與演,都相當有水準。


2. 樂隊來訪時+藍色果凍海(一鳴驚人)

兩部以色列片都發揮了以小搏大的可觀實力,在今年坎城形成一股小旋風。《樂隊來訪時》刻畫一個埃及警察樂團在以色列小鎮迷路,留宿的這一夜,竟讓兩個民族的小老百姓迸發出多樣的火花,全片幽默、溫馨、還帶有一點人生的遺憾與挫敗。坎城首映後,全場歡聲雷動。雖不在正式競賽之列(被擺在「一種注目」單元),卻連奪三項大獎,足見非凡魅力,相信也會是今年金馬影展最受好評的電影之一。還有,看到結局,別急著離場,因為美好的音樂才要正式登場。《藍色果凍海》則是一部輕盈的小品,80分鐘不到,卻有三組毫無關係的人物在故事裡浮游(一個撿到小孩的女人、一對剛完婚的新人、一個看護老人的菲傭),他們看似沒有鍊結的必要,卻交織出可觀的人生風景。不會太晦澀難懂,適時妝點的可愛想像力,讓它更添慧黠。


3. 花漾足球少女(年度熱門電影)

賈法潘納西再度找回伊朗寫實電影的神奇秘方,藉由一場女子不准進場看足球賽的紛爭與拘捕行動(而不是伊朗版的《我愛貝克漢》),不僅辯證了性別與教律的關係,也把生活中的戲劇性,補捉得恰到好處。最後一場街頭戲的場面調度,更是神奇!


4. 幸福在西方+加州夢 未完成(羅馬尼亞新浪潮)
如果時間、預算皆允許,「羅馬尼亞新浪潮」這個單元絕對是今年最值得一網 打盡的巨獻。坎城金棕櫚得主《4月3週又2天》已讓導演克利斯汀穆基紅遍半邊天,不過這部片會上院線,影迷更應把握親炙他處女作《幸福在西方》的機會,兩部電影手法很不相同,此中的變化,很好奇他會不會在金馬安排的「導演講堂」裡透露?另一部羅馬尼亞電影《加州夢 未完成》則是今年坎城「一種注目」單元的最佳影片,得獎結果公布時,演職員台上哭成一片,因為年紀輕輕的導演克利斯汀南梅斯古來不及參展就因車禍身亡,甚至連最後定本的剪接也無法參與。這讓我不免猜想本片現在長達155分鐘的結果,是否為工作人員不敢輕易修剪所使然?這部電影對官僚主義與美國夢的諷刺,也反映了世紀交替之際,夢想的破滅。雖是新導演作品,格局卻不容小覷。


5. 我的左派哥哥(全球視野)
對於這部作品我稍有保留,不是不好看,事實上它非常生動、情感飽滿、還鮮活地反映出義大利政局的變遷卻不流於說教。問題是它太像《燦爛時光》了(出自同樣的編劇之手),如果你已經看過《燦爛時光》長達六小時的恢弘格局,恐怕很難被這部相較之下有點「小品」的後起之作所滿足。但是如果你沒看過《燦爛時光》,應該會覺得這部片非常好看。撇開相似的劇本模式不說,本片男主角的表演倒是相當精彩的。


6. 寂靜之光(全球視野)
我相信這部電影放映過程,一定會有人受不了而離場,因為面對外遇與信仰煎熬的男主角,其心理刻畫其實並不符合一般觀眾對戲劇性的期待,而讓142分鐘的片長更添折磨。即使看來神奇到不可思議的結尾,恐怕也要讓「撐完」的觀眾有種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的狐疑。不過它的長鏡頭實在出神入化,讓我嘖嘖稱奇之餘,那怪異的結尾,從攝影、表演、美術到整體氛圍,都讓我看得起雞皮疙瘩。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已是半年前的事了,但很多影像依然縈繞腦海,揮之不去。


7. 我是女生,也是男生+湛藍天空下(只要我長大)
阿根廷的兩部青少年成長電影,一個在酷熱小鎮,一個在濱海,都拍得擲地有聲,不但導演有才氣與魄力,年輕演員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兩相比較,故事簡單但充滿戲劇性的《我是男生,也是女生》比較好(容易)看,它勇敢碰觸了真實與偏見,那場血氣方剛、突如其來的性戲,著實震撼人,也教那些假借宗教、健康、道德之名而拍的假「性教育電影」無地自容。《湛藍天空下》相形之下比較散漫,但是它在描述青少年面對家庭、性向、音樂、甚至迷幻的徬徨與選擇時,看來紛亂、出神,其實很貼近角色。兩片各擅勝場,不過《我是男生,也是女生》應能獲得更多迴響與喜愛。


8. 約翰華特斯之髮膠明星夢+浮世穢(電影二三事)
正在上映的《髮膠明星夢》實在是一部很好看的歌舞片,重返1988年的原版《約翰華特斯之髮膠明星夢》則可以看到原創樣貌之餘,還有更叛逆的精神在其中,順道向已逝的「神女Divine」致意。至於《浮世穢》則是約翰華特斯的個人秀記實,搭配觀賞,更能瞭解這號cult人物何以能用最芭樂的方式驚世駭俗。


9. 破曉時分+冬暖(向大師致敬—李翰祥)
雖然我實在不懂本屆「向大師致敬」單元為何貪多卻沒一個作得完整(尤其是楊德昌電影,連釜山都一部不漏,我們卻少了兩部),而且選片原則頗為怪異而任性(很多重要代表作反而不選)。但不論選片,光就影片成就與影史重要性來看,《破曉時分》(這其實是宋存壽導演的,李翰祥是監製)和《冬暖》這兩部足以名列台灣影史十大影片的經典,實不容錯過。


10. 迎春閣之風波+喜怒哀樂(向大師致敬—胡金銓)
少了《大醉俠》、《龍門客棧》和《俠女》,胡金銓的成就簡直被挖掉一大半。改推薦《迎春閣之風波》,當年有人說這是胡金銓較為遜色的作品,其實光看他對室內戲的場面調度與剪接功力,就已值回票價。《喜怒哀樂》其實是當年四大名導(白景瑞、胡金銓、李行、李翰祥)的友誼表現,但藝術成就也頗有可觀,尤其是胡金銓的「怒」和李翰祥的「樂」,風格意境皆屬上乘。


11. 青梅竹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向大師致敬—楊德昌)

當年慘澹下片的《青梅竹馬》其實是一部超越時代的傑作,也是楊德昌與侯孝賢兩位大師一導一演的歷史性合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回要放的四小時版的35mm拷貝,機會難得。


12. 怪ㄎㄚ正傳(國際數位短片競賽)
我今年看得最完整的單元,除了「東南亞新勢力」,應該就是「國際數位短片競賽」,本屆入圍作品共組成三個節目播映,無論劇情、動畫、甚至紀錄和實驗,整體水準相當整齊可觀。要從中選一,很不容易。我最後選了8部短片合成的《怪ㄎㄚ正傳》的主要原因,不是在於它們對數位技術的運用程度,而是它們在題材、創意上的光怪陸離、匪夷所思。觀影情緒相較之下,堪稱是最high的一組吧!


13. 我愛單眼皮+花開總有時+木星的初戀(焦點導演—雅絲敏阿莫)
請見「東南亞新勢力」專題分析。

作者:聞天祥

本期焦點-【v.143】 200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