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聞天祥電影台推薦精選


本文轉載自世界電影雜誌,雜誌有其他更多精采內容,請大家直接去看世界電影雜誌歐!

★當美國英雄遇上日本武士道


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



導演:愛德華茲維克



演員:湯姆克魯斯、渡邊謙、小雪



播出時間:HBO 6/26(日)20:00




末代武士》像是一部主要場景在日本的《與狼共舞》,《末》片的湯姆克魯斯跟《與》片的凱文克斯納,都是厭倦了戰爭的不仁義,而在異族文化中,無意間尋得救贖的美國人。



透過槍枝展示會勾起男主角對屠殺印地安人的記憶,以及輸出軍力到日本等等的描述,《末代武士》對美國的詮釋,無異是個喜愛炫耀及販賣武力、干涉外國、視殺戮為實力的另類蠻境。這個反省姿態有點藉古喻今,跟絕大多數把美國軍事行動塗抹成「天降大任」的好萊塢電影,不太相同;卻和導演愛德華茲維克以南北戰爭的黑人部隊為題材的舊作《光榮戰役》,聲息相通。

不過《末代武士》更主要的部分不是湯姆克魯斯對美國的反省,而是原本想藉由接受新職遠赴日本訓練新軍,而逃離令他痛苦萬分的美國,卻一頭撞進日本的武士世界。其實他們是同病相憐的,做為一名優秀的軍人,湯姆克魯斯的角色深為同胞屠殺無辜的印地安原住民感到無力,他到日本訓練新軍所要對抗的武士殘黨,其實和他一樣,都是與時代潮流意見相左的人。渡邊謙飾演的叛軍領袖,原本是天皇身邊重要的大臣及老師,卻因為反對日本一味的追求洋務與現代化,而被當成抗命的亂黨,但其實才是對家國最忠心耿耿的人。



湯姆克魯斯因為被俘虜而來到所謂叛軍的村落,在這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他反而找到內心的平靜,並從武士道裡面學會了不屈不撓的勇氣和犧牲奉獻的熱情,進而擺脫自己借酒澆愁的逃避主義,而認同這群武士所象徵的理想與積極。

但這畢竟是一部由大明星主演的好萊塢大製作,片中東方女性的溫柔婉約、小孩的天真無邪、甚至渡邊謙浩氣巍然的形象,雖然有著迷人的面貌,卻比較像是標籤式的符號;在《黃昏清兵衛》把一個窮途武士演得淋漓盡致的真田廣之,除了開始一副凶神惡煞樣地急於教訓湯姆克魯斯,到後來面貌也愈來愈模糊,是全片最被浪費的好演員;相較於他的刻板,更年輕一輩的武士小山田信則是對比般的樂意親近外族人。所以整體上來說,這些角色存在的理由,全都是因為湯姆克魯斯。與其說這是一部講述他服膺武士道的電影,不如說是武士道因為他才意義得以彰顯。雖說無可厚非,但也侷限了它在跨文化論述上的深度與意境。

本來,在故事或地理上跨越族群,要比意識與文化上來得容易許多。君不見小小的台灣,嘴巴上說得漂亮價響,實際上卻永遠跨不過族群窄門的人,多如過江之鯽嗎?所以也不意外技術功夫作足的《末代武士》在白人反省英雄的建構上,遠勝過對異文化的融合尊重。



HBO也在6月18日(六)20:45特別播映《末代武士拍片紀實》,將帶觀眾一睹這部史詩鉅片的幕後花絮,無論是戲服的製作、武器與盔甲的打造都盡在其中,同時也會看到眾演員是如何接受嚴格的日本武士道訓練,以融入他們所飾演的角色。









★越戰電影代表作

前進高棉》(Platoon)


導演:奧利佛史東



演員:湯姆貝林傑、威廉達佛、查理辛


播出時間:東森洋片台 6/14(二)21:00;6/30(四)23:20



1967年,克里斯和其他美國新兵一起來到了越南。克里斯報到的軍隊中有著不同膚色的人種,有來自美國南方的種族主義者,有布魯克林區的黑人混混。而克里斯還是個大學輟學生,但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巴恩斯中士和伊萊亞斯中士。他們雖然曾是並肩作戰的好友,但是對戰爭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為此二人分別領導的兩群人之間經常發生衝突,而克里斯對此也不知所從,陷入了迷惘之中…
美國的越戰電影有過兩波高峰,扣除掉戰爭期間那些沒營養的宣傳鼓吹電影,七○年代末期,有一批包括《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1978)、《返鄉》(Coming Home, 1978)在內,以知識份子角度出發的感傷及苦澀,到柯波拉寓言式的《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作結。



之後要到1986年,《前進高棉》以寫實手法剝露美軍內在腐化的角度,再度造成風潮,而出現一些標榜重現歷史與經驗的新種越戰電影。 其中,《前進高棉》就是導演奧利佛史東自身對越戰的記憶。透過查理辛飾演的大學輟學生來到越南的所見所聞,一開始即由一袋袋的屍體和叢林接觸戰,進入戰爭的真實世界。然後更目睹自己陣營的腐敗,在分不清楚越南村民與越共對手的情況下,任意強姦婦女、槍殺男人,什麼正義之師,早已被道德混亂的醜態所遮蓋,原本誠心相信越戰是去拯救越南人民的信條,更脆弱得不堪一擊。湯姆布林傑與威廉達佛這兩個一起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角色,則象徵了正義與黑暗的對立:前者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嚴格遵守「戰爭規則」,反對濫殺無辜;後者則認為戰爭沒有規則可言﹐要取勝只有把當地人殺光,而成了一個殺人機器。美國跟越共在打仗,其內部也在進行激烈的鬥爭,而勝利未必站在對的那一方。



相較於第一波越戰電影高峰的幾部代表作,大多象徵式地以參戰作為純真喪失的比喻,《前進高棉》則拋開感傷,以更激烈、直接的控訴,讓我們看到戰爭不仁,人性的醜惡更在裡面被放大的結果。此後,史東絕大部份的創作都離不開越戰前後這段時期,並以《前進高棉》及《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1989)兩度獲選奧斯卡最佳導演。不過他後來的作品在滿腔憤怒之外,總是把原先質疑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的主角最後也變成另一個僵硬的英雄形象,反而有點自相矛盾、視野狹隘,不如《前進高棉》或他同年完成的另一部戰爭電影《突破煉獄》(El
Salvador),在憤憤不平之外,還保留了較大的省思空間與質疑精神。







★泰國娛樂鉅片


拳霸》(ONG BAK)



導演:巴猜平橋



演員:Tony Jaa、比查太


播出時間:衛視電影台 6/21(二) 21:00



拳霸》的情節很簡單:一個原本寧靜、與世無爭的小村,因為守護村莊的佛像被砍了頭而造成騷動。一名不爭氣的年輕人把佛頭偷拿去賣給非法集團,好謀取暴利。男主角於是自告奮勇、單槍匹馬前往曼谷,奪回佛頭。
城市與鄉村、邪惡與善良,全片以一目了然的二元對立,建構起整個故事。 作為正義化身的男主角,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李小龍,他們都是在銀幕上以純粹肉身來對抗邪惡勢力的好漢。



用純樸的性格和硬馬硬橋的真功夫,組合成迷人的英雄圖像。 然而在視覺上,我們看到導演用連續不斷的長鏡頭證明男主角在街道上奔跑、跳躍、甚至穿過車底的追逐打鬥,確實是一氣呵成;也利用慢動作鏡頭重複展現男主角冒著生命危險演出的高難度場面。這讓我想起了香港時期的成龍電影,尤其是《警察故事》,你還記得他每從大樓頂端直衝滑下時,也是要讓畫面「重播」個幾次,教觀眾一面尖叫,一面驗證其貨真價實的。
事實上,2003年我在「曼谷電影節」閉幕典禮首度看到本片時,男主角Tony Jaa就承認李小龍是他的偶像,導演巴猜平橋也說他想拍的是一部結合史蒂芬史匹柏、成龍、洪金寶、李連杰式的動作片。因此在講完10分鐘為什麼要去曼谷的「口水戲」後,本片幾乎就是一路打到底。這既是本片的優點、也是缺點,當所有的攝影機運動和剪接目的,都只是為了要凸顯男主角的俐落身手時,我們確實被他的敏捷與威力所吸引,但是除了打鬥還是打鬥,以外也沒什麼值得一提了。




反而值得注意的是泰國電影最近急起直追的氣勢,已是韓國以外的另一個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幾位年輕泰國新銳連續在威尼斯、坎城拿獎(《宇宙的最後生命》、《熱帶幻夢》),而《拳霸》以外,《美麗拳王》(另一部頗有創意的泰拳電影,會在本屆台北電影節放映)、《小情人》(流行歌曲搭配兩小無猜)也都相繼證明泰國通俗類型電影的魅力。
誰說人家沒有值得我們省思與借鏡的地方呢?

作者:聞天祥

本期焦點-【v.019】 200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