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五星名廚快餐車:迂迴


別被片名騙了,Jon Favreau自編自導自演的《五星主廚快餐車》就算刀工犀利,每三分鐘就會有無數的美食佳餚翻新上菜,但是本片絕非美食電影,而是一位苦悶導演的苦情告白。



全片的關鍵字有二,一是「美食」,二是「評論」。如果把「美食」置換成「電影」,或許就解答了《五星主廚快餐車》的創作潛意識。



理由之一:Jon Favreau飾演的主廚Carl Casper雖然很有創新之心,積極研發新菜,但是老闆(Dusting Hoffman)只要他照著菜單做菜,不必創新,全力照顧好十多年始終相信菜單與口味,不離不棄的老主顧。



Dusting Hoffman的角色就如同好萊塢的大亨或製片,相信公式,相信過去累積的經驗,Jon Favreau只要乖乖照著菜單上菜(照著賣座公式去拍片,意思就是別想去做你想做的菜)就好,甚至會指著Jon Favreau說只要不這樣做,你就別幹了,這是我的餐廳,不是你的(多少胸懷壯志的導演,不都曾被製片或老闆這樣罵過)!



理由之二:Jon Favreau極不爽Oliver Platt飾演的美食達人在部落格上發表措詞尖酸的評論,氣不過的他找上Oliver Platt理論時,脫口而出就罵他說:﹂你們不懂料理過程,坐在那兒寫出一篇酸文,毀了我心的心血...(大意如此)」



Jon Favreau這種情緒,像不像創作者面對挖苦評論的心理(不管是書評、樂評或影評)?自以為是(或者懂個屁)的評論人可以隨意酸作品,作者為何不能酸回去?不也道盡創作者的委屈心聲?



鋼鐵人》(Iron Man)的前兩集都是Jon Favreau的心血結晶,賣座鼎盛,也讓Robert Downey Jr.重返好萊塢A咖行列(這也說明了Robert Downey Jr.何以願意在本片跨刀演出一場戲),但是影評議論的除了特效、美術與表演外,很少人討論到Jon Favreau的「貢獻」與「重要性」,他唯一得到的「專業」肯定則是美國科幻奇想恐怖學院(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 Horror Films)的最佳導演獎。票房再好,人氣再旺,創作者的內心吶喊,不也透過主廚的狂飆怒吼,高聲張揚了出來?



五星主廚快餐車》的另一個趣味是:一切都是twitter惹的禍,他一開始沒搞清楚twitter的特性,率性發表情緒回應後,不但自己被表老闆開除,Jon Favreau找上Oliver Platt理論的畫面,更被網友迅速上網周告,但是從twitter跌倒的他,最後再從twitter站起來,則是另一計好萊塢愛用的公式。趣味在於Jon Favreau公開叮嚀老傢伙們,不要再抱殘守缺,時代變了,你也要懂得操作新科技,才能適應時代。



不過,《五星主廚快餐車》也說明了Jon Favreau得獎不多的原因:他其實不太會說故事。



以美食來說,電影中的美食畫面固然讓人應接不暇,但也只是求其花眩,總是蜻蜓點水就輕輕帶過,別無奧義哲理在其中,他的處理手法就像那部「每天一秒鐘」的微影片一般,一點小溫情,一點小熱度,終究難成大器。更慘的是,最後開成自家餐廳時,推出的壓軸菜餚卻只是自助餐式的菜色,難道這就是五星主廚的夢想嗎?一個美食達人願意投資的餐廳就是這款餐廳嗎?(這段入股投資戲,其實有點勉強,畢竟影評人投資了一部電影,又如何公平審視其他作品?)



以親情來說,Jon Favreau只顧美食,疏於照顧兒子,那個開著快餐車旅行美國的夏天,確實是父子相聚的甜美時光,但是除了讓兒子瞭解「父親在做些什麼」的志業傳述之外,全片少了動人心的親情細節,亦就是你可以明白導演想說什麼,但是他的故事並不動人,一如從佛州、德州到加州的這趟公路之路,除了風光之外,別無扣人心弦的細節,只徒增疲累罷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465】 201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