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奧斯卡之爭:富貴名利


很多電影人一輩子就想擁有一座小金人,榮華名利,得失計較,其實都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任何一個獎項,先提名了,再撤銷資格,對於主辦單位和被提名的作品,都是重大傷害。

歐美媒體最近不約而同以「醜聞(scandal)」一詞形容了奧斯卡撤銷電影歌曲獎提名作品《獨不孤》(Alone Yet Not Alone)的決定。

美國影藝學院的決定來自於《獨不孤》的作曲家Bruce Broughton發出了七十封電子郵件給他的音樂界朋友,為自己創作的《獨不孤》同名歌曲「Alone Yet Not Alone」拉票,結果「Alone Yet Not Alone」真的就爭取到了提名資格。

奧斯卡前夕,美國各大媒體都可以看見「For Your Consideration」的宣傳廣告,電影公關公司無不使盡全力爭取提名,創造附加利潤,以利行銷,何以《獨不孤》就不行了。

獨不孤》被判定違規的原因在於奧斯卡的歌曲提名會先製作光碟,美國影藝學院的初選委員把所有合格的作品都收集一碟中,再送交音樂部門的委員圈選入圍作品,但是卻故意刪掉了詞曲作家的姓名,理由是請大家就音樂論音樂,不要考慮作家名氣,《獨不狐》的主題歌「Alone Yet Not Alone」排名第57首,Bruce Broughton發出的電子郵件中,就特別點名第57首,請大家聽聽他的作品。

現年69歲的Bruce Broughton,算是好萊塢的資深作曲家,主戰場在電視影集上,曾十次獲得艾美獎。比較為人熟知的電影配樂則有《看狗在說話》(Homeward Bound: The Incredible Journey)一二集、《四大漢》(Silverado)、《絕命終結者》(Tombstone)、《屋頂男孩》(The Boy Who Could Fly)、《救難小英雄澳洲歷險記》(The Rescuers Down Under)等片,其中只有《四大漢》電影配樂獲得奧斯卡提名肯定,但是最後輸給了John Barry的《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

寫了一輩子影視配樂,當然想和小金人結緣,我完全可以理解Bruce Broughton發出拉票電子郵件的私心,畢竟年歲已經不小了(雖然比不上82歲的John Williams,但是人家可是49次提名,5次得獎),而且音樂部門的投票委員多達240人,他只發出70封信,只能算是鞏固基本盤,而且他的另外一個著眼點是《獨不狐》是冷門小片,2014年6月才要上映,既沒錢辦首映會或酒會來拉票,用最簡單的電子郵件拉票,何罪之有?

美國影藝學院的理由很簡單:規矩是這樣定下來的,就應一視同仁,不能有例外,競賽才公平,否則有人具名,有人不具名,難免就會有人情效應。

但是這個規定其實很瞎。大片知名度高,曝光率亦高,歌曲早就傳唱各地,誰都知道是誰的作品,印象早已成形,競賽光碟上具不具名,根本不會讓人「不知」作者是誰,反而是一些小片,曝光少,聽過的人更少,就算音樂動人,但是沒看過電影,如何知道音樂產生的力量如何強化電影魅力?純聽光碟,又如何斷定高下?更重要的是,從導演、編劇、演員到攝影,每天在電影前線工作的影藝學院會員焉不知誰做了什麼事?不具名,只是故示清高,高舉公正,孰不知根本多此一舉。



獨不孤》的故事取材自18世紀的真實故事,新移民Barbara 與Regina Leininger 姐妹被Delaware 的印第安原住民俘虜,帶往300英哩外的曠野,但是她們憑著宗教信仰,終於與家人團員的故事,Bruce Broughton創作的主題歌曲「Alone Yet Not Alone」很有福音歌曲的風味,單獨聆賞其實還頗動聽,就音樂論音樂,入圍不算僥倖(雖然,我還是替自己偏愛的「Young And Beautiful」落榜抱不平),Bruce Broughton在入圍除名後發表的抗議信,如果能夠讓美國影藝學院檢視多此一舉的規定,多替規模不大的獨立製片爭取更開放的競賽空間,倒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435】 201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