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當代電影大師─文創行


每次的演講,我都得花上好大力氣準備資料,這次要在一個半小時內介紹三位電影大師,註定只能趕趕趕,走馬看花式地介紹,但是有些力氣,就讓我留在網頁上與朋友一起分享吧。

2013年的夏天,我在縱貫上來來回回,光是台南就來回了五次,所有的忙碌都與電影相關,正因為纏著電影,繞著電影,即使總是迷迷糊糊地就在車上睡著了,但是一點都不覺辛苦,這個星期天,首度走進了位在松菸的文創大樓(以前,只在車子行經市民大道高架橋時有些疑惑,台北何時又蓋了這麼幢大樓),也走進了人聲鼎沸的誠品電影館。



有了「文創」加持,電影映演空間又多了,剩下的問題應該是有多少人口會來支持這些藝術電影的映演?正基於此,只要遇到有心推廣藝術電影的朋友,能幫得上忙,我都不會猶疑。



這次佳映公司推出的「當代電影大師」三部大導演的紀錄片映演活動,我是迫不及待想要一睹為快的(畢竟,他們都是一有新作,就會吸引我駐足觀賞),但是我其實也好奇:除了影癡,電影工作者或者電影科系學生,有多少人會對這些導演的創作心路感到好奇?這些紀錄片的導演又要從那些面向來滿足這些特定觀眾?



基於此,我在這次的演講時,先就導演的角色與功能做了一番討論,與會的朋友如果先對「導演」有更廣闊的認知,面對紀錄片的解讀,或許就更有體會了。



我選擇了庫布立克(Stanley Kubrick)、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和柏格曼(Ingmar Bergman)的肖像照來解讀歷來的電影產業中,導演曾經發揮的一些工具功能,畢竟在我心中,他們是三個世代的導演代表,各有自己頂天立地的一番事功,我的功能解釋文字或許粗略了一些(主要只是演講的題綱,更多的是現場發揮,我選用了比較中性的文字,希望或能給大家一些靈感與連想。




其次,對於這三部紀錄片我是各有不同評價的,簡單言之,《伍迪艾倫:笑凹人生(Woody Allen: A Documentary)》比較像流水賬的記述,從單口相聲的闖蕩開始到呼風喚雨的創作資源,甚至鬧出八卦醜聞的生命重點盡皆碰觸了,攝影機也登堂入室拍到了他專記靈感的那些小抄紙張,只可惜,少了更往內鑽,也更具俯看視野的犀利觀點,也未能聽見伍迪本人細述他如何做出創作選擇,形塑個人的獨特風格,甚至持續一年拍一部新片的心理動機(這些,或許就留給電影學者來寫書了)。



《羅曼波蘭斯基:戲如人生(Roman Polanski:A Film Memoir)》有點像刻意做出的記錄片,因為導演在提問時都已知道答案,還不時會提醒波蘭斯基「正確用字」(我不是暗示波蘭斯基在背劇本,畢竟只因英語非他的母語,全片用英語訪談,停頓想字,就會影響電影節奏,但也因為如此,全片的紀錄能量似乎就遜色了些)憶述他的生命篇章,不過,本片卻是最能用影像和紀錄圖檔清楚看到集中營的童年人生對波蘭斯基的生命影響,看完本片也才能明白何以波蘭斯基會選《戰地琴人》做為平生代表作品了。



在千年動亂的巴爾幹半島長大的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則是這次大師系列作品的三位大師中最能大筆揮灑的導演,吉普賽文化中那種放狂不羈的野性,與現實人生的荒謬殘酷(塞爾維亞和波士尼亞戰爭都是他親身經歷的生命無奈),在他的作品中總能匯聚成交互驗証烘托的力量,同樣地,這部《庫斯杜力卡:夢遊狂人(Kusturica:Balkan's Bad Boy)》也不想走回歷史的地平線,回頭細究他的創作源頭與生命思考,反而是以更多的篇幅,描述他如何走回故鄉,在窮山峻嶺中完成木頭村(Drvengrad),保存了讓人驚豔的一棟棟木式建築;當然,聽他批判好萊塢如何謀殺電影,目擊他如何動用個人影響力推廣電影文化,甚至細述電影不會死亡,但會以更新科技的方式持續發光的觀點,也還是靈光點點,值得細品的作品。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410】 201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