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比利懷德:大師的叮嚀


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曾經說過:「經典是,每一次重讀都像首次閱讀時那樣,讓人有初識感覺之作品。」比利.懷德的經典電影亦有同樣的能量。

▲我當導演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劇本。

▲電影是一種娛樂...但娛樂不一定要排斥才智。

▲我不認為導演是技藝高超的技術人員,導演需要一種隱而不露的感覺,一種憑直覺決定取捨的感覺。

以上這三段名言,都是已故大導演比利.懷德(Billy Wilder/1906-2002)曾經說過的話,富含專業歷練及人生哲理,他不只是電影大師,更是生命大師。

大藝術家》在奧斯卡盛會上,比利.懷德的名字再度透過電視轉播,傳向了全球影迷的耳朵裡,已經過世十年的他,不但沒有被人遺忘,影響力甚至還在繼續發酵,關鍵在於只要看過/重看他的作品,你就會驚佩他處理戲劇題材的大膽與高明。



例如,《紅樓金粉》的片頭就是男主角浮屍於住家游泳池的畫面,一位死者卻正經八百用旁白開始訴說起自己的故事,暗黑詭譎的劇情氛圍,深得黑色電影精髓,1950年開了風氣之先,1999年再由新導演Sam Mendes在《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採用翻新,向大師致敬之情,躍然銀幕。

例如,《紅樓金粉》中由導演艾利許.馮.史托洛海姆(Erich von Stroheim)飾演的司機/前夫角色,雖然對白不多,戲份不多,卻已足以說明苦情男人為愛獻身,做不成夫妻,也要守候終身,面對舊愛迷戀新歡的癡狂,全都只能默默承受,淺淺兩筆的人間癡情,已然劇力萬鈞。

例如,比利.懷德堪稱是最懂得瑪麗蓮.夢露之美,同時能夠精準呈現她的魅惑本色的男人。1955年,他在《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中設計了地下鐵的熱風吹撩起夢露白裙的經典畫面;四年後完成的《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不但是影史上最精彩的喜劇電影,也全力打造了夢露慵懶的風情,柔若無骨,又風情萬種的嗲聲細語,以及呼之欲出的服裝設計,讓世人完全明白酥麻究竟是什麼感覺。

但是他亦不忘安排兩位男主角湯尼·寇蒂斯(Tony Curtis)與傑克·萊蒙(Jack Lemmom)開風氣之先,演出男扮女裝的變裝秀,更精準指出男女情愛世界要想攻城掠地,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你能掌握多少「內線」優勢。



同樣地,他不但「放大」了夢露的冶豔風情,也突顯了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的清麗脫俗,在《龍鳳配(Sabrina)》和《黃昏之戀(Love in the Afternoon)》讓世人疼惜赫本沈迷愛情的迷惘神韻,也享受著她哼唱「玫瑰人生」的清純韻味,不但銀幕上閱人多矣的花花公子(不論是賈利.古柏/Gary Cooper或者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都難以抵擋,觀眾也同樣沈浸陶醉。


至於《公寓春光(The Apartment)》中極其犀利地批判了殘酷職場人生,利用公寓偷情的主題,將高階主管運用權勢剝削職員(包括電梯小姐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和出借公寓供長官幽會的傑克.李蒙),以追逐私欲的情節,讓人看見了資本主社會下,世人亦得為五斗八折腰的的無奈人生。同樣地,莎莉.麥克琳和傑克.李蒙合作的《艾瑪姑娘(Irma la Douce)》,亦是從社會的黑暗面汲取素材,揮灑自如的浮世繪,一點一滴,具現人間百態,既寫實,又動人,

比利.懷德是記者出身的電影人,為了躲避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迫害,1933年避難美國,連簡單的英文單字都說不好,就憑著文筆才華,試著向好萊塢兜售劇本,第一年只賣掉兩個劇本,生活壓力奇大,1942年後更因為想要保護自己的劇本不遭導演荼毒,才下海當導演,編劇出身,導演揚名,他堪稱是好萊塢最懂得編劇貢獻,也能從劇本中找到創作靈感的高手。


1957年時,他曾經在「Film And Filming」雜誌上寫過一篇「一個腦袋總比兩個腦袋強(One Head Is Better than Two)」的文章,One Head Is Better than Two這是故意顛覆英文成語「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一人計短,兩人計長」billy002.jpg的俏皮話,卻很實在地分享他這一生的創作心得,即使現在重讀,都很有啟發性。

▲「靠做編劇擠進影壇可不是條坦途,我們幾乎無人能每天早上都面對那個掛著淚水的打字機。」

▲「導演和編劇之間有一種傳統的敵意,沒有導演,編劇永遠看不到自己的故事活動起來;沒有會用電影術語表現一個故事的編劇,導演就失去了賴以工作的基本素材。」

▲「我從來沒寫過小說,(編劇)利用形象和動作,而不是只用對話來塑造情景和人物......一個好的故事,吸引人的角色,恰到好處的對白...如果編劇不用電影的方式來進行思維,這一切形同虛有。」

▲「沒有十全十美的編劇,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導演,既當編導又當導演的好處是,臨場修改方便多了。有時,一句對白聽起來不對勁,寫在紙上的動作,在取景框中顯得不那麼協調,或者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變化,必需做修正,編導兼導演可以毫不拖泥帶水地拿出主意。」

▲「製片之謎在於既專制又民主,專制指的是創作者要將自己的意念將劇本搬上銀幕;民主則是要協調幾十位技術高手,集中他們的知識與經驗,才能完成從劇本到銀幕的轉換。」

▲「拍電影是件精細的工程,不會有導演故意要拍出一部壞電影...我最好的電影,是在編劇和拍攝中錯誤最少的作品。」

比利.懷德究竟是誰?昨天的文章提出了這個問題,今天的文章提供了一個門徑,接下來,該是愛看電影的朋友開始重溫或造訪比利.懷德的經典舊作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334】 201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