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爸....你好嗎?》:天成散文詩


不多置一詞,就能意境全出,堪稱是藝術化境,不得以要說話,也可以透過對話空間和方式完成既寫實又詩意的震撼。

拍了十段故事,一定會有人創作者問:「你最喜歡那一段?」答案通常是每一段都喜歡。


當然,導演更想問觀眾:「這十段中,你最喜歡那一段?」答案就見仁見智了。


張作驥導演的新作《爸...你好嗎?》:採用十段式短片集錦方式呈現,十段故事,十位爸爸,有的是專業演員擔任,有的是業餘人士兼演,表演水準起伏不一,然而張作驥沒有太多的焦慮,因為訴諸父子親情,只要挖出自己的內在經驗與情感,不難感動人。


張作驥最大的挑戰與考驗在於形式,短片與長片畢竟不同,長片可以溫火慢焙,烘出氣勢;短片固然可以小而美,但是篇幅有限,不能在尺寸之地塞進所有的資訊,交代前因,後果也許就不易讓人明白了。


長片追求氣韻,易生詩情;短片務求明白,則似散文,不同的體例,因而成就了不同的風格。張作驥顯然並不熟悉短片的操作程式,常常得塞進一些怕觀眾看不清楚明白的背景材料,嫌得叨唸又刻意,然而,在他熟悉自在的一些創作類型中,他還是能回歸原本自己最擅長詩情風味的散文,亦即是意境勝過話白的章節片段。


張作驥執導的《爸....你好嗎?》:中請出不少職業演員擔綱,但是最有神韻的卻往往是非職業演員演出的橋段,生動自在不多話,正是魅力所在,其中由蔡天雄(他在《蝴蝶》中就飾演一位對子孫始終幫不上忙的老爺爺)主演的《鐵門》,看似最平淡,卻最能觸動人心弦。


《鐵門》的故事相當簡單,蔡天雄飾演阿公家族從兒子、媳婦、女兒和女婿十多人齊聚一堂,難得家族團聚,阿公自是準備了豐盛佳餚,子女搶著爭食,嘴上卻嫌阿公肉吃太多,阿公只是呵呵地笑著,不多辯解,菜還沒吃完,子女就已經盤算著要打包回家了,吃完,唸完,再順手拿個橘子走(反正,阿公又吃不完),每個人的舉手投足活生生就是當代兒女的翻版寫真:靠著老爸吃喝一世,吃完就鳥獸散,不多關心聞問,只會順手再帶個橘子走…法國導演阿薩亞斯執導的《夏日時光》以相同的鏡觸語法說著過75歲生日的老媽媽面對子女來去匆匆的相似故事,這一切,在法蘭西或者福爾摩莎的土地上,不都是經常上演的故事嗎?


阿公坐七望八了,子女們也都不年輕了,身材盡是中年福態,雖不算面目可憎,卻也書寫著凡事計較的現實印記,回家團聚只是儀式,行禮如儀,盡了心意,就可以各奔西東了,父子或父女親情成了找不到出口,也不到表達方式的一道隱形牆,這麼平凡的故事要拍得動人,其實考驗著導演的調度功力,張作驥的選擇是:吃飯時,阿公就安坐在他的圓桌上,散席時,他依舊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人不變,情趣已變,對比的力量就此油然而生。


子女來來去去,阿公還是他自己,髮禿齒搖,卻辦了一桌大菜,當然不是圖一已口腹之欲,而是圖大家歡心,天下父母心誰不如此?差別在於子女無心又無情,子女吃飽就散人,和羽翼已豐的鳥兒一樣各西東,不也是天下子女的共同嘴臉嗎?父子無從搭訕,自是有憾,選擇沈默,卻未必無情,張作驥簡單就架了面鏡子放在古宅之中,映照出形形色色的人間群像。


女子散去,古宅的鐵門就拉了下來,原本獨居的老人,依舊枯坐自己的位子上喝茶,如果從鐵門的投信孔往裡望去,裡頭應當是一燈如豆,照射著一個寂寞老人的佝僂身影,那是何等悽愴的煽情手法?但是張作驥避開了廣告工匠的煽情選項,他把攝影機留在屋內陪著阿公,子女隔著鐵窗窺視也好,話別也好,阿公沒眷戀不捨,亦沒有悲從中來,那扇鐵門隔開了紅塵俗世,有如一道無形的牆,具體而微象徵著人生的孤絕,封閉與寂寞,無需煽情,就能勾動人心苦歎,那就是張作驥最高明的藝術手法了。


鬧熱過了,回歸平靜,人生聚合就是如此稀鬆平常。拉下鐵門,平靜迎接平淡的每一天,人生歲月,多情又如何?無情又如何?《鐵門》以極淡的細筆勾勒出生命的自然律動。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230】 200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