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大明星也會飲水思源


人紅了,就紅了,何需飲水思源?不回饋,也不會有人嫌棄他們,做該做的事和做想做的事,坦白說都是人生的選擇而已。不必做卻一定去做,而且做得轟轟烈烈,無非就是人生品味的實踐,無非就是另一個人生願景的打造了

「飲水思源」是人生中極其珍貴的美德,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大家都急著追求成功,快步向前,誰會在名利加身的時刻驀然回首,想起過去的辛酸,想要找回當時的渴望與期待?幫助更多的人不要再那麼辛苦地一步一徘徊。

麥特.戴蒙( Matt Damon)與班.艾佛列克( Ben Affleck)的崛起,是90年代最膾炙人口的影史傳奇,1997年,他們先從電影《心靈捕手》劇本創意一路發展到電影演出,從原本的默默無聞,一夕成名,成為好萊塢的當紅子雞。這款傳奇,正是「美國夢」的最佳典範:平常勤耕耘,時機一到,總有花開結果的美景。


更難得的是麥特.戴蒙和班.艾佛列克在人潮簇擁和鎂光燈下紅了十年,他們從來不曾忘記來時路,而且早在2000年時,他們就已經發展出一個發掘新人的「綠光計畫(Project Greenlight)」活動,懸賞一百萬美金要給熱愛電影的年輕朋友,鼓勵大家寫出好劇本,他們則是透過已經累積的人脈,協助更多的年輕人完成進軍影壇的夢想。


「綠光計畫」的發想其實很簡單:兩個已經幸運成名的年輕明星,為了鼓勵心態和夢想都和他們相同的創作者,因此設立這項劇本比賽獎。


人紅了,就紅了,何需飲水思源?不回饋,也不會有人嫌棄他們,做該做的事和做想做的事,坦白說都是人生的選擇而已。不必做卻一定去做,而且做得轟轟烈烈,無非就是人生品味的實踐,無非就是另一個人生願景的打造了。


有大明星的加持,以及他們平步青雲,平地起高樓的成功實例,「綠光計畫」一開始就很叫座,從2000年的九月發動開始,短短的四個星期時間內,一共吸引了七千多位年輕人交出了他們的戲劇創意參加角逐。


參加的人一多,評審工作就格外辛苦。要從7000本劇本大綱中挑揀出250本初選入圍作品,對多數人而言絕對是件苦差事,但是,「綠光計畫」懂得運用網路資源,他們成立了「綠光計畫」網站,而且公開徵求合格的網友登錄成為初審評審,根據大家的審閱票選結果,選出了前250件作品。


這250位入選人接下來就要各自交出一隻三分鐘的作品,展示他們的企圖心和操控影像的能力,再由麥特.戴蒙和班.艾佛列克及其他夥伴一起觀看篩選,選出30位複賽入圍者,看這篇文章如果只是閱讀,你一定很難想像要看250部三鐘的作品要費時多久?完全不吃不喝不休息,不算上下帶的機械操作時間,至少就要750分鐘,那就是至少要花12.5小時。一口氣連看30部作品,其實一點都不痛快,只覺得是無窮無盡的折磨。


接下來,一向支持小班和麥特的美國Miramax公司也派出專業人員來評估最後三十位入圍者的劇本,再次挑揀出最後的十位決賽入圍者,每位入圍者都可以先獲得價值八千美元的獨立電影人獎 ( Independent Filmmaker’s prize),提供了專業的數位攝影、剪接的軟硬體設,然後再使用這套器材,根據他們完成的劇本拍出三分鐘長的電影 。


三分鐘作品完成後,就是準決賽的決戰時刻,大家帶著作品來到洛杉磯舉行短片首映會,再由麥特.戴蒙和班.艾佛列克等三位評審選出參加最後決賽的前三名。這三位入圍者都要接受嚴苛的詢問,追問他們要如何完成自己的作品,如何克服可以預先的困難,如何解決創作或行銷的瓶頸障礙等問題,最後才會選出可以得到一百萬獎金來完成自己作品的優勝者,當然Miramax公司也承認一定會排出檔期,安排「綠光計畫」的得主作品上院線映演。


「綠光計畫」的得獎者不保証一定成功,但是小班和小麥有夢想,也知道如何實踐夢想。台灣也曾有公視和新聞局打算橫向移植這類的計畫,獎金同樣是一百萬元,但是少了明星光環,少了行銷宣傳,也少了其他的支援、拍片和發行計畫,許多年輕新秀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根本不知道如果有夢,該怎麼樣來實踐,今天,我把「綠光計畫」的原委做了大致的簡介,台灣有錢又有心的媒體操控者要如何來實踐相同的夢想呢?但願這篇文章還能有點參考價值,千願不要橘逾淮為枳,就好了。

作者:藍祖蔚 【藍色電影夢】

本期焦點-【v.053】 2006/02/18